這個頁面展示了我人生中各項事件發生在什麼時候以及該事件的詳細過程。 有些事件因為年代久遠或是過程太複雜,可能會有些零碎,但我會盡量回想,並且在需要時進行補充。
國小可以說是我人生中最重要的過程之一,我在這個時期遇到了非常多事情,從欺負我到跟我合好的同學們、遇到對我很好的英文老師、班級導師、父母離異等等各式各樣的事情都有。
這個階段對於我往後的人生造成了非常大的影響,讓我逐漸認知到原來這個世界上的事情不是永遠都一成不變,而昨天還跟你很要好的朋友們,有可能因為一些連自己都沒料想到的事情讓雙方的關係一下子降到冰點。
但反過來說,有可能一開始對你有意見的人,在彼此逐漸認識了以後,反而慢慢的熟絡起來。
這段經歷不僅沒有讓我灰心喪志,反而還造就了現在更好的我,為我往後的生涯鋪起了穩固的道路。
更準確地來說,我讀的是高職,念的科系是多媒體動畫科,科上教了我們很多在做設計時應該具備的常識還有基礎,例如:色彩學、素描、分鏡等等。還有學一些直到現在都還會經常用到的軟體,像是:Ai、Pr、Ps。對此,我很感激當時的老師孜孜不倦的教導我們這些專業知識,因為有老師們的付出還有帶領,才能夠讓我們在專業上有穩固的基礎。
值得一提的是,這是我人生中第一次與老師還有同學們一起參與教育部的計畫,當時與萬能科技大學商業設計系的主任還有業師一起合作,學習無人機的操作、組裝、檢修。對於十多歲的我來說,這是一項非常特殊的經驗,因為我開始認知到原來學習的方式除了在學校聽老師上課之外還有很多種不同的上課方式,也讓我學習到另一個我認為很重要的觀念:知識的傳授不一定得在學校進行,有些時候為了習得第一手專業,你必須實際動手做,這樣一來才能夠將自己與專業技術的距離縮短,讓自己能夠更印象深刻地學會一門技術。
我想這樣的觀念對我的正面影響是很大的,舉個例子,現在你正看著由這樣的觀念所產生出來的作品。
目前我已取得了專業學科的證照,正與其他六位一起上課的同學準備報考術科,將來若是有機會,我希望能夠在我熱愛的無人機產業裡面,投注一份心力。
今年2月時,我接受了學校老師的建議,與兩位朋友一起報名了這個教育部舉辦的感動地圖壯遊計畫,該計畫的初衷,是想讓身在臺灣的年輕人們勇敢跨出舒適圈,去體驗之前從未見過的人文風情。
我們這組的計畫是在8/20到8/30這段時間,前往臺東與蘭嶼,訪問在這個寶島上為了黃裳鳳蝶與珠光鳳蝶付出勞力與精神的保育人士們。
在訪談完這些人以後,我覺得令我最印象深刻的,是這些保育人士對於「成功」的定義,以前在學校或是在家裡,成功的定義很明確:考一百分就是成功,考五十九分就是失敗;有房有車就是成功,沒房沒車就是失敗。這樣的觀念,雖然對於結果有個很明確的目標,但是卻完全忽略了過程,以及達成目標所需的步驟,而這些保育人士提供的觀念,恰恰與以目標為導向的觀念相反,他們認為「萬物沒有絕對」,當他們只專注於復育一種蝴蝶,那是不是代表這樣的行為壓縮到了其牠種類的蝴蝶的生存空間?而且,有任何事情是投注了心力以後就肯定會有結果的嗎?那可不一定,有的時候,既使你做得再完美、事前想得再萬無一失,終究會因為不可控的因素,讓你功虧一簣。
我想我從這次的壯遊經驗學到最多的,是以平常心看待曾經、目前、未來發生在自己身上的每一件事情,「塞翁失馬,焉知非福」,結果如何,或許不是那麼重要,更重要的,是我在壯遊的過程裡面學到了一群人看待這個世界的觀點。
新聞報導